失蠟澆鑄的工序流程是:壓制膠?!_膠?!⑾?模)→修整蠟?!N蠟樹→灌石膏筒→石膏抽真空→石膏自然凝固→烘焙石膏→熔金、澆鑄→炸石膏→沖洗、酸洗、清洗→剪毛坯。下面分別講述各個工序。
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,我國古代工匠就在青銅器的制造中廣泛采用了失蠟鑄造工藝。當時的工匠根據蜂蠟的可塑性和熱揮發性的特點,首先將蜂蠟雕刻成需要形狀的蠟模,再在蠟模外包裹黏土并預留一個小洞,晾干后焙燒,使蠟模氣化揮發,同時黏土則成為陶瓷殼體,殼體內壁留下了蠟模的陰模。這時再將熔化的金屬沿小孔注入殼體,冷卻后打破殼體,即獲得所需的金屬鑄坯?,F代失蠟鑄造技術的基本原理并無二致,只不過更加復雜精密。
這主要體現在對蠟模的型位精確的要求更加嚴格?,F代工藝中蠟模的獲得不只是對蠟的直接雕刻,還可以通過對金屬原模(版)的硅膠模壓得到陰模,再由硅膠陰模注蠟后得到蠟模。澆鑄材料也不再是黏土,而代以鑄造石膏。這樣的產品比古代的鑄件精細得多。